相亲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?
文章分类:恋爱宝典 发布时间:2022-05-07 阅读: 360
最近出现一些男女约会如何花钱的帖子,我发现一个问题,很多大美女不会点菜。这类讨论,一般是男的抱怨约会花钱太多,或者女的抱怨男的小气。其实本质上就是,“点菜”这一门传统艺术在年轻一代身上流失了。
因为吃饭在中国人生活中占的地位太重要,“会不会吃饭”反应出一个人很多问题。
不会点菜,说明一个人很少被请客,形象一下子降低很多,基本上行头可以打掉5000块,学历打掉三年。也就是说,一个大美女不会点菜,无论手里提的什么包,形象和拎个超市塑料袋没区别。
大学毕业的显示出高中水平。PhD 变成 PhD candidate。精心打造的官二代形象,不会点菜就变成拆二代。你见过哪个官二代不会点菜的?
我们说“点菜学”的时候,我们在说什么?
不是规矩,是礼貌。
本来,喝茶、吃饭、品酒,都没有规矩。是习惯于这些事的人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,圈外人想附庸风雅也干这些事,才把那些礼仪当成规矩。
网上这么多“相亲恩仇录”,根本原因是一些人没有基本社交礼仪。附庸风雅学吃西餐、喝high tea、调马提尼,但是吃正餐连宾主尽欢都做不到,这才表现出真实素质。
“如果我不喜欢一个异性,和他吃饭还要宾主尽欢吗?”
当然,买卖不成仁义在,无论男女,不能过一座桥、烧一座桥。
礼貌不是为了哄别人,是为了彰显自己。你有多美,有多大家闺秀,有多高端,是靠口碑传出去的。不是靠你三个月工资买的那堆欧洲垃圾。
挑剔和昂贵不是高端,得体才是高端。
能用钱买的东西里,“阅历”最不好买,和牛和大西洋螃蟹是比较好买的。当我们想展现阅历的时候,有人在朋友圈发照片,有人对别人挑三拣四,有人把自己吃过用过的都拿出来比较。
实际上,阅历展现在“你是大家闺秀”这件事本身。“大家闺秀”的意思是,你出自一个大家,将来会进入一个大家,你有照顾大家的自觉。
小家碧玉只管自己,“因为我是个进过城的小农,我必须让大家都知道,这样才能嫁给另一个进过城的小农”。大家闺秀在乎的不是我用过什么,我的男朋友必须也用过什么;而是“我现在在管什么,我将来要管什么”。
最基本的,你要懂招待人和接受招待。
1、按中国传统习俗,请客的人选地方,被请的人点菜。地头蛇选地方,外地人点菜。男女约会不一定遵守这个习俗,可能是女的全管。但是,出于礼貌应该让男方做出一定选择,比如吃什么菜系。
2、约会选择餐厅的消费水准,以请客人的工资为标准。人均消费在该人单日工资的1/4是 casual dinner,单日工资的1/2-3/4 是formal dinner。比如男方月工资1万,每月工作20天,两个人晚餐吃250以下是便饭,500-700是“吃点好的”。“Formal”意味着女方要穿高跟鞋、戴首饰,男方至少要打领带,你们之前应该是见过的,并且双方和家庭都觉得可以结婚。
如果不确定对方收入,取个中位数,以年收入5万美元和10万人民币为标准。和不熟的人,就餐标准不宜更高。第一会给男方错误暗示,第二很伤形象。我们是习惯于被人请客的美女,不是陈焕生进城,不能住一次招待所就逮住沙发使劲坐!
如果对方是低收入、高净值的人(俗称富二代),可以不受这个限制吗?最好不要。因为这是以结婚为目标的见面,在每个人的理想中,二代小家庭的任务是“保值家产、增值自我”。而不是“齐心协力把家底败光”。就算摆摆样子,不要打别人家庭储蓄的主意。
3、不要说“我习惯吃贵的东西,不贵的吃不下”,这是初中生写霸道总裁文出现“30岁白手起家身家百亿高帅富”的套路。别玩这种低端套路。也别玩“我就是喜欢吃大排档的奇女子”、“我平时只喝汤不吃饭”这种戏精情节,正常一点。
4、点菜前要问别人不吃什么。如果人数很多,可以拿小本本记下来。记住别人的生日和忌口不是卑微,是温暖。别人很在乎的事,你也在乎,是“对同志如春风般温暖”;别人不在乎的事你很在乎,才是小公务员。
5、遇到什么都不吃的,微笑而嫌弃地说:“那单独给你点一个XXX吧?”然后不用管他。
6、应该由你点菜的时候,不要“随便”。“随便”最不随便。不知道点什么,可以提要求:“有没有暖和一点的?”可以问问题:“你们有什么特色菜?”就算说“你吃什么我吃什么”,也好过“随便”。
7、大菜一般点人数的n-1道,8个人吃饭,主宾就点7道。两个人吃饭,女方先点,可以来个中档大菜,一个便宜小菜。这是为了让请客的人有余地点几个贵的菜。被人请不要点最贵的,有点礼貌。
8、吃饭不是为了吃饭,是为了说话。男方有责任拼命制造话题,女方有义务帮助他。点大菜的时候,可以问“这里的XX你吃过吗”、“XX鱼和XX鱼你想吃哪个”……这样就引出话题。
9、小菜、凉菜、小碟是用来耍宝的,可以点好玩的菜。假设有一道“皮蛋拌桔子”,一听就不贵,点了不好吃也没事,大家笑一下。和不熟的人吃饭,不要用大菜耍宝。
10、客人点了n-1,请客的人一定会点一两个很贵的菜。这时候象征性拦着他:“够吃了”、“别点了”、“别浪费了”……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荤素搭配、有汤有饭,最后可以把自己的菜换成汤或者素菜,搭配一下。